探寻黔东革命根据地,感悟乌江畔的红色传奇
沿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,地处黔渝交界,总面积2468.8平方千米,乌江穿境形成“一江两岸”独特地貌,是贵州北上入渝的重要门户。
1934年7月21日,红三军在谯家镇土地湾成立贵州首个省级红色政权,选举贺龙等32人为委员,开展土地革命,覆盖6县10万人口。
1934年10月26日,两军在渝黔交界南腰界会师,沿河承担物资补给任务,为红二方面军成立奠定基础。
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保存革命委员会办公室、贺龙旧居等12处遗址,陈列300余件红军文物,复原土地革命会议场景。
纪念1934年红三军强渡乌江壮举,现址位于乌江东岸,塑有10米高红军渡江雕塑,展现40名船工冒死摆渡的英雄事迹。
安葬132名革命烈士,包括李芝兰、田庆云等英雄,年均接待祭扫群众5万余人次,传承“坚定信念、依靠群众”的黔东精神。
依托土地湾旧址打造党性教育基地,开发“重走红军路”“土地湾故事会”等课程,全县中小学开设《黔东红色文化》校本课程,覆盖学生8万余人。
经典线路:土地湾旧址→谯家红军街→烈士陵园→乌江红军渡口
特色项目:“乘船重走红军路”串联乌江山峡,2023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,红色旅游收入占比25%。
实施“红色文物数字化工程”,建立黔东根据地数据库,出版《沿河红色记忆》等著作,开发土家族红军歌谣、红军草鞋等文创产品。